中国机械设备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
报告主体(盖章):K8凯发
报告年度:2024年
编制日期:2025年8月15日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中国化工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本报告主体核算了2024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并填写了相关数据表格。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企业基本情况
单位名称  | K8凯发  | 
单位地址  |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安海镇前埔工业区  | 
单位性质  | 民营  | 
组织机构代码  | 9135058215435678X1  | 
所属行业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报告年度  | 2024年  | 
法定代表人  | |
负责人姓名  | |
负责人电话  | |
负责人邮箱  | 344838797@qq.com  | 
K8凯发始创于1979年,总部坐落于福建省装备制造晋江重点基地安海工业园区。总占地面积50多万平方米,员工600多人。是一家集生产“K8凯发”牌JGM轮式装载机、叉装机、履带式及轮式液压挖掘机及其零部件的大型专业化工程机械企业。1998年成立党支部、工会、团工委,2014年成立公司武装部,2016年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2017年初在全国非公企业率先完成“党建入章”,2018年成立科协。2021年成立华侨大学硕士研究生工作站。2016年企业党总支获得“泉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2017年企业获评“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状”,2019年企业总部装车间获评“全国工人先锋号”。2021年获评“福建省民营企业党建工作先进单位”。
K8凯发是国内叉装机行业第1强,装载机行业前10强,中国工程机械制造商30强。产品销售覆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远销东南亚、中东、中亚、欧洲、非洲、拉丁美洲、印度、俄罗斯、韩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有一级代理商100余家,特约服务中心400多家。2015年成为军队物资采购供应商,2018年初与世界500强企业韩国现代集团旗下的现代建设机械株式会社建立全球战略合作关系,成为韩国现代在全球唯一指定的装载机制造商。
K8凯发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欧盟CE认证。坚持差异化产品技术创新战略,坚持自主研发为主,与长安大学、吉林大学、华侨大学、厦门大学、福州大学、中科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天津工程机械研究院、泉州华中科技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为辅,多次承担国家、福建省、泉州、晋江市重大科技计划项目,产品荣获“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中国十大铲运机械产品”、“中国工程机械产品TOP30”、“福建省首届创新100”,福建省、泉州、晋江市科技进步奖,福建省“首台套设备”,多项技术被专家组鉴定为国内技术领先水平,其中叉装机为国内、全球首创,企业目前共拥有71项专利技术,参与9项工程机械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2020年企业获评福建省第三批绿色供应链企业,近几年还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十二五”土方机械标准化工作先进集体、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福建省龙头企业、福建省创新型企业、福建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福建省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福建省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企业、福建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福建省安康杯竞赛先进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企业。技术中心为泉州、福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泉州、福建省土石方机械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泉州工业设计中心。
2012年来,企业投入3.5亿建设年产10000台装载机、叉装机暨3000台挖掘机技改项目,2014年初正式投产,2017年初,占地435亩的K8凯发江苏分公司正式投产,2021年启动新能源产品开发并实现量产,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生产线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产品技术质量水平、产品综合竞争力等进一步提升。
K8凯发速发展的同时,不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2001年来先后斥资4.5亿元建设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民办完全中学-子江中学,为社会各界捐赠财物数千万元,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捐赠公益事业突出贡献奖”、“建设海西突出贡献奖”。董事长柯子江获评新中国成立70周年工程机械行业突出贡献人物、福建改革开放40周年机械行业历史贡献企业家,总经理柯金鐤获评建国70周年中国工业影响力人物、福建改革开放40周年机械行业历史贡献企业家。
K8凯发将坚持“以人为本、以诚取信,以质求胜”的经营理念,以“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管理优化、品牌跃升”为经营方针,以“讲诚信、靠团队、善学习、会创新、敢拼搏、懂感恩”为核心价值观,以“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可靠的精品工程机械产品和卓越的服务”为宗旨,全力打造K8凯发百年基业长青。
二、温室气体排放
本报告主体在本年度核算和报告期内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3116.88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电力净购入量排放量为1726.82吨二氧化碳当量,柴油净购入量排放量1390.06吨二氧化碳当量。
三、活动水平数据及来源说明
根据活动水平数据的获得方法,本报告对活动水平数据的来源进行了分类,其分类方法和说明如下表所示:
活动水平数据来源种类  | 说明  | 
发票收据  | 基于财务结算票据上的数据得到的活动水平数据,常见的如用电量数据,购热量数据等。  | 
测量记录  | 基于连续或者间断的测量数据来得出的活动水平数据,如通过内部油箱流量计读数得出的用油量,通过皮带秤得出的用煤量等。  | 
使用记录  | 基于现场人员非计量的使用记录得到的活动水平数据,如瓶装液化石油气用量。  | 
专家建议  | 权威专家推荐值或有文献可考的推算值。如某篇论文上提到的熟石灰的氧化镁含量。  | 
自行评估  | 通过公司内部现场人员的经验估值。如每生产一吨水泥熟料的窑头粉尘产生量。  | 
缺省值  | 采用《指南》上提出的缺省值  | 
本报告中采用的活动水平数据及来源如下表所示
排放源类别  | 燃料类别  | 净消耗量(t,万Nm3)  | 数据来源  | 低位发热量(GJ/t,GJ/万Nm3)  | 数据来源  | 
燃料燃烧  | 燃煤  | 0  | 18.815  | 测量记录  | |
原油  | 0  | 41.816  | 41.816  | ||
燃料油  | 0  | 41.816  | 41.816  | ||
汽油  | 0  | 43.07  | 43.07  | ||
柴油  | 449  | 42.652  | 42.652  | ||
一般煤油  | 0  | 44.75  | 44.75  | ||
液化天然气  | 0  | 41.868  | 41.868  | ||
液化石油气  | 0  | 50.179  | 50.179  | ||
焦油  | 0  | 33.453  | 33.453  | ||
粗苯  | 0  | 41.816  | 41.816  | ||
焦炉煤气  | 0  | 173.54  | 173.54  | ||
高炉煤气  | 0  | 33  | 33  | ||
转炉煤气  | 0  | 84  | 84  | ||
其它煤气  | 0  | 52.27  | 52.27  | ||
天然气  | 0  | 389.31  | 389.31  | ||
炼厂干气  | 0  | 45.998  | 45.998  | ||
水煤气  | 0  | 10.4  | 10.4  | ||
脱硫过程  | 脱硫剂种类  | 数据  | 单位  | 数据来源  | |
CaCO3  | 0  | t  | 测量记录  | ||
MgCO3  | 0  | t  | |||
Na2CO3  | 0  | t  | |||
NaHCO3  | 0  | t  | |||
FeCO3  | 0  | t  | |||
MnCO3  | 0  | t  | |||
BaCO3  | 0  | t  | |||
Li2CO3  | 0  | t  | |||
K2CO3  | 0  | t  | |||
SrCO3  | 0  | t  | |||
CaMg(CO3)2  | 0  | t  | |||
净购入电力、热力  | 排放种类  | 数据  | 单位  | 数据来源  | |
电力净购入量  | 4220  | MWh  | 缺省值  | ||
热力净购入量  | 0  | GJ  | 缺省值  | ||
光伏电  | 0  | MWh  | 缺省值  | ||
四、排放因子数据及来源说明
根据《指南》要求,报告主体应报告消耗的各种化石燃料的单位热值含碳量和碳氧化率,脱硫剂的排放因子,净购入使用电力的排放因子。本报告中采用的排放因子及来源如下表所示:
排放源  | 燃料类别  | 单位热值含碳量(tC/tJ)  | 数据来源  | 碳氧化率  | 数据来源  | 
类别  | |||||
燃料燃烧  | 燃煤  | 27.49  | 缺省值  | 98%  | 缺省值  | 
原油  | 20.08  | 缺省值  | 98%  | 缺省值  | |
燃料油  | 21.10  | 缺省值  | 98%  | 缺省值  | |
汽油  | 18.90  | 缺省值  | 98%  | 缺省值  | |
柴油  | 20.20  | 缺省值  | 98%  | 缺省值  | |
一般煤油  | 19.60  | 缺省值  | 98%  | 缺省值  | |
液化天然气  | 17.20  | 缺省值  | 98%  | 缺省值  | |
液化石油气  | 17.20  | 缺省值  | 98%  | 缺省值  | |
焦油  | 22.00  | 缺省值  | 98%  | 缺省值  | |
粗苯  | 22.70  | 缺省值  | 98%  | 缺省值  | |
焦炉煤气  | 13.58  | 缺省值  | 99%  | 缺省值  | |
高炉煤气  | 70.80  | 缺省值  | 99%  | 缺省值  | |
转炉煤气  | 49.60  | 缺省值  | 99%  | 缺省值  | |
其它煤气  | 12.20  | 缺省值  | 99%  | 缺省值  | |
天然气  | 15.32  | 缺省值  | 99%  | 缺省值  | |
炼厂干气  | 18.20  | 缺省值  | 98%  | 缺省值  | |
水煤气  | 12.20  | 缺省值  | 99%  | 缺省值  | |
脱硫过程  | 脱硫剂  | 数据  | 数据来源  | 单位  | 数据来源  | 
CaCO3  | 0.440  | 缺省值  | tCO2/t  | 缺省值  | |
MgCO3  | 0.522  | 缺省值  | tCO2/t  | 缺省值  | |
Na2CO3  | 0.415  | 缺省值  | tCO2/t  | 缺省值  | |
NaHCO3  | 0.524  | 缺省值  | tCO2/t  | 缺省值  | |
FeCO3  | 0.380  | 缺省值  | tCO2/t  | 缺省值  | |
MnCO3  | 0.383  | 缺省值  | tCO2/t  | 缺省值  | |
BaCO3  | 0.223  | 缺省值  | tCO2/t  | 缺省值  | |
Li2CO3  | 0.596  | 缺省值  | tCO2/t  | 缺省值  | |
K2CO3  | 0.318  | 缺省值  | tCO2/t  | 缺省值  | |
SrCO3  | 0.298  | 缺省值  | tCO2/t  | 缺省值  | |
CaMg(CO3)2  | 0.477  | 缺省值  | tCO2/t  | 缺省值  | |
净购入电力、热力  | 排放类型  | 排放因子  | 数据来源  | 单位  | 数据来源  | 
电力  | 0.4092  | 缺省值  | tCO2/MWh  | 缺省值  | |
热力  | 0.1100  | 缺省值  | tCO2/GJ  | 缺省值  | 
本报告真实、可靠,如报告中的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本企业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附表1 报告主体二氧化碳排放量报告
附表2 报告主体活动水平数据
附表3 报告主体排放因子和计算系数
附表1 报告主体二氧化碳排放量报告
企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tCO2)  | 3116.88  | 
净购入使用的电力排放量(tCO2)  | 1726.82  | 
净购入使用的柴油排放量(tCO2)  | 1390.06  | 
附表2 报告主体活动水平数据
排放源类别  | 燃料类别  | 净消耗量  | 低位发热量  | 
(t,万Nm3)  | (GJ/t,GJ/万Nm3)  | ||
燃料燃烧  | 燃煤  | 0  | 18.8150  | 
原油  | 0  | 41.816  | |
燃料油  | 0  | 41.816  | |
汽油  | 0  | 43.07  | |
柴油  | 449  | 42.652  | |
一般煤油  | 0  | 44.75  | |
液化天然气  | 0  | 41.868  | |
液化石油气  | 0  | 50.179  | |
焦油  | 0  | 33.453  | |
粗苯  | 0  | 41.816  | |
焦炉煤气  | 0  | 173.54  | |
高炉煤气  | 0  | 33  | |
转炉煤气  | 0  | 84  | |
其它煤气  | 0  | 52.27  | |
天然气  | 0  | 389.31  | |
炼厂干气  | 0  | 45.998  | |
水煤气  | 0  | 10.4  | |
脱硫过程  | 脱硫剂名称  | 脱硫剂用量数据  | 单位  | 
CaCO3  | 0  | t  | |
MgCO3  | 0  | t  | |
Na2CO3  | 0  | t  | |
NaHCO3  | 0  | t  | |
FeCO3  | 0  | t  | |
MnCO3  | 0  | t  | |
BaCO3  | 0  | t  | |
Li2CO3  | 0  | t  | |
K2CO3  | 0  | t  | |
SrCO3  | 0  | t  | |
CaMg(CO3)2  | 0  | t  | |
净购入电力、  | 数据  | 单位  | |
电力净购入量  | 4200  | MWh  | |
热力净购入量  | 0  | GJ  | |
光伏电  | 0  | MWh  | 
附表3报告主体排放因子和计算系数
排放源类别  | 燃料类别  | 单位热值含碳量(tC/tJ)  | 碳氧化率  | 
燃料燃烧  | 燃煤  | 27.49  | 98%  | 
原油  | 20.08  | 98%  | |
燃料油  | 21.1  | 98%  | |
汽油  | 18.9  | 98%  | |
柴油  | 20.2  | 98%  | |
一般煤油  | 19.6  | 98%  | |
液化天然气  | 17.2  | 98%  | |
液化石油气  | 17.2  | 98%  | |
焦油  | 22  | 98%  | |
粗苯  | 22.7  | 98%  | |
焦炉煤气  | 13.58  | 99%  | |
高炉煤气  | 70.8  | 99%  | |
转炉煤气  | 49.6  | 99%  | |
其它煤气  | 12.2  | 99%  | |
天然气  | 15.32  | 99%  | |
炼厂干气  | 18.2  | 98%  | |
水煤气  | 12.2  | 99%  | |
脱硫过程  | 脱硫剂种类  | 数据  | 单位  | 
CaCO3  | 0.440  | tCO2/t  | |
MgCO3  | 0.522  | tCO2/t  | |
Na2CO3  | 0.415  | tCO2/t  | |
NaHCO3  | 0.524  | tCO2/t  | |
FeCO3  | 0.380  | tCO2/t  | |
MnCO3  | 0.383  | tCO2/t  | |
BaCO3  | 0.223  | tCO2/t  | |
Li2CO3  | 0.596  | tCO2/t  | |
K2CO3  | 0.318  | tCO2/t  | |
SrCO3  | 0.298  | tCO2/t  | |
CaMg(CO3)2  | 0.477  | tCO2/t  | |
净购入电力、热力  | 排放类型  | 排放因子  | 单位  | 
电力  | 0.4092  | tCO2/MWh  | |
热力  | 0.1100  | tCO2/GJ  |